浸润文明乡风 老区乡村内外兼修

2023/10/10  浏览量:     

“以前生怕自家彩礼要的低,现在大家是比着往下降彩礼。”

“今年我们都签订了不操办‘升学宴’承诺书,村里通过给孩子们送大红花、共同观看励志电影等方式,为青年人举行充满仪式感的‘升学礼’。”

乡村振兴,乡风文明是保障;文明乡风,移风易俗是关键。

近年来,内蒙古各地围绕乡村振兴既要“塑形”、更要“铸魂”这个新时代考题,坚持守正创新、弘扬良好风尚,一个个有力举措破除陈规陋习,一项项重大部署厚植新风正气,将道德文化传承、农村文化建设、乡风文明建设融入乡村治理中,一股向上向善、淳朴清朗的文明新风激荡在广袤田野间。

“除了低价彩礼,现在整个婚礼过程也是简单操办,只邀请至亲朋友,仪式简单朴素但感情真挚,每家的人情负担都减了不少。”说起低价彩礼,婚事新办的文明新风在村里的广泛流行,呼和浩特市赛罕区黄合少镇格此老村村民武粉珍赞不绝口。

过去,格此老村存在大操大办、高价彩礼等陈规陋习,村民将彩礼赋予太多的物质含义,使其成为沉重的负担,不仅加重了村民的负担,还影响了正常的人际关系。村民郭瑞的女儿出嫁时,因“破天荒”提出不要彩礼,有些村民还议论纷纷,甚至有人质疑他在“破坏传统”。面对质疑,郭瑞说:“现在都提倡喜事新办、简办,小两口的日子过得好就行,幸福是最重要的。作为父母,我们就更不应该在这上面添麻烦了。”

在村委会的大力倡导下,在个别村民的带动下,低价彩礼渐渐在格此老村流行开来。尤其是近几年村里婚嫁喜事,低价彩礼的比例几乎达到100%。

开展移风易俗、培育文明乡风,归根到底是为老百姓谋福祉,让生活在乡村土地上的人因文明而更幸福。

今年,自治区民政厅联合文明办、农牧厅、妇女联合会印发《农村牧区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倡议书》,从多个方面向广大农牧民发出倡议,有效摒弃陈规陋习,不断提升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水平,为全面乡村振兴注入精神文化力量。

十里不同风,百里不同俗。当前,自治区各地探索出适合本地特点的村民议事会、道德评议会、红白理事会等,不仅形式灵活,而且方便群众参与乡村治理,收效明显。